□本報記者席鋒宇
  □本報通訊員李大勇賈文暄
  想當“高富帥”嗎?
  走進遼寧省軍區某邊防團三連,戰士們會響亮地回答:“想!”
  在這裡,“高富帥”有新的涵義,即“高在信念道德,富在學識底蘊,帥在言談舉止”。這一涵義的原創者就是三連政治指導員巴興,他結合時下熱門話題開展理論學習,把枯燥乏味人人頭疼的“理論課”變成了人人愛聽的“時尚課”。
  作為一名基層連隊指導員,巴興的創新不僅僅在理論方面,思想建設、黨支部組織生活等各方面,都有一套好辦法。他所帶連隊先後被評為全軍“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”,榮立三次集體二等功、兩次集體三等功。巴興個人榮獲全軍“學習成才標兵”“優秀四會政治教員標兵”,軍區“學雷鋒標兵”,榮立一等功。
  時時搞教育處處是課堂
  2009年7月,從東北大學畢業的巴興來到了邊防三連。連隊安排他給戰士們上堂課,曾拿過沈陽市大學生演講冠軍的巴興認為,講課對他來說就是小菜一碟,他口若懸河、旁徵博引,可幾十分鐘下來,戰士們卻直搖頭:沒聽懂。
  那次失敗的經歷,讓巴興刻骨銘心。此後,他開始學習鑽研黨的創新理論,沒事就找戰士求教,有空就看專家的授課視頻。為搜集素材,巴興養成了寫故事的習慣,細心整理全團特別是連隊每名戰士成長進步的故事。
  如今,200多個鮮活小故事,成為他講課的“素材庫”。在此基礎上,他還註重觀察、模仿戰士的語言,總結戰士的興趣特點,搜集戰士的口頭禪,從“臨摹”到“揣摩”,巴興的課講得越來越精彩,也逐漸有了自己的風格。他結合邊防連隊分散和流動特點,探索總結出了“精細讀原文、扎實記要點、人人上臺講、定期搞討論、靈活抓答疑、成果常展示、擇優樹標桿、適時查考評”的理論學習“八步法”,推動了基層理論武裝的大眾化,經驗做法在遼寧省軍區部隊推廣。
  巴興既堅持在課堂教育中用創新理論武裝官兵,更註重在日常工作點滴培養。連隊官兵巡邏時,經常會沿途撿一些黃臘石。巴興看在眼裡,記在心頭。一次,他帶戰士巡邏時,藉機為大家講起了黃臘石的知識。
  “玉有五德‘仁、義、智、勇、潔’,這也是玉的靈魂,好比軍人的軍魂,正因為有了‘聽黨指揮’這個軍魂,才使我們這支軍隊不斷壯大發展,成為了一支勇猛頑強的威武之師……”從玉石講到軍魂,從巡邏講到使命,巴興的一席話聽得大家不住點頭。
  真情打動人真心關愛兵
  “真正為戰士著想,思想工作才會散髮無窮的魅力。”巴興在做好戰士的思想工作方面也獨有一套方法。
  2013年3月,大學生士兵張明走進了三連。他入伍的目的非常簡單:體驗生活。可面對嚴格的管理和艱苦的執勤巡邏,他打起了退堂鼓,後來乾脆混起了日子。班長骨幹關心他,他說別有用心;連隊幹部幫助他,他說另有企圖。最後,還是巴興摸準了他的脾氣。
  巴興發現,張明遇事愛琢磨,於是,便在批閱他的政治教育筆記本時畫了三個紅色的問號。“這是啥意思?”張明冥思苦想也沒弄明白,決定找指導員問個究竟。
  沒等張明開口,巴興率先發話:“我想提醒你思考三個問題:如何定位人生目標?如何應對困難挫折?如何實現成長進步?”
  三個問題讓張明陷入了沉思。巴興順勢給他講怎樣抓住大學生士兵提乾的機會,實現人生夢想。
  從那以後,張明巡邏執勤搶著上,訓練場上爭第一。不久後巴興在他的教育筆記本又寫下了三個感嘆號。張明知道這是指導員對自己的鼓勵。今年8月,張明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西安政治學院,臨行前,張明拉著巴興的手感動地說:“如果沒有指導員的點撥,我不可能實現‘軍官夢’,畢業後,我還要回到連隊,為祖國守好邊防。”
  像張明一樣,新時期戰士思想表現活躍、個性特點張揚,對於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挑戰。巴興迎難而上,認真研究青年官兵心理特點,巧妙運用方式方法,增強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時代性、感召力。為了找準戰士的思想“疙瘩”,巴興堅持做到“四個一”,確實把經常性思想工作打到“鼓點”上,即“每天到班排轉一圈、每周在班裡住一天、每月與官兵談一次心、半年與戰士家人通一次電話”,通過與戰士零距離接觸發現問題、增進感情、解除困惑。
  邊防連隊點多線長,黨支部組織生活制度落實難度大。可在三連,七項組織生活制度的落實就像早起開門七件事一樣,雷打不動。巴興把帶頭落實黨的制度視為嚴肅的政治紀律,每次黨課都要認真準備,每個黨日內容都要精心設計,每次個人發言都要有深入思考,保證各項組織生活制度時間不縮水,內容不抽條,有板有眼地抓好踩實。針對少數黨員先鋒模範意識不強的問題,巴興提出“亮出黨員身份、叫響鮮明口號、開展專題踐行、困難任務考驗”的倡議,成立了10人組成的“黨員突擊隊”,設立8個“黨員示範崗”,讓黨員始終有一種危機感。
  眼睛盯戰場腦子想打仗
  如果認為巴興就是“嘴皮子”好使,那就太小看他了。作為一名新時期的軍人,巴興心裡依然有著強烈的“強軍夢”。連長魏興深有感觸,他開玩笑地說:“有巴興這樣時刻想著打仗的搭檔,我輕鬆不少。”
  今年年初,部隊組織冬訓,巴興帶領6名戰士擔任尖刀班時,路遇一座大山橫在眼前。此時,他們已奔襲了30餘公里,體力消耗較大。山陡雪滑,直接翻越難度可想而知;但繞道而行卻需要耗費較多時間。是直接翻越大山還是繞道而行?
  “還是繞道走吧,這樣可以確保安全。”班長張春秋的話還沒說完,巴興就急了:“如果打起仗來怎麼辦?訓練場就是戰場,搶時間就是搶勝利。”說完,巴興第一個喊著號子沖向了大山。
  巴興常說,邊防就是前線,崗位連著戰位,落實好能打勝仗的要求,落點就是完成好衛國戍邊的任務,仗怎麼打兵就怎麼練。因此,巴興對訓練考核中的虛假之風深惡痛絕。
  一次,巴興帶領連隊官兵參加團里組織的軍事訓練比武,取得5公里武裝越野第一名,大家歡呼雀躍。然而,當巴興得知考核途中3人倒掉了水壺裡的水時,主動向考核組申請取消了成績。“考場投機取巧作弊,戰場必然坐以待斃。”巴興給大家潑了一盆涼水,用實際行動為官兵上了一堂真打實練的作風教育課。
  “人人皆可成才”。這是巴興對待每一個戰士的基本理念。他結合連隊和官兵實際,堅持為每一名官兵設計成長成才“路線圖”,人人有長遠目標,個個有階段目標,讓官兵們始終感到個人發展有奔頭。在巴興的持續培養下,三連有10名戰士考學提乾,9名訓練尖子被選調到團應急機動力量,8名骨幹被交流到兄弟連隊擔任班長,30多名複員戰士成為引領風尚、建設家鄉、勤勉敬業的先進代表。
  (原標題: 做一個手握“紅燈”的黨代表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l54olxgf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